艺术家郑建泰
书法是汉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,是无言的诗、无形的舞、无图的画、无声的乐。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,以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,展示着多样的风采:或如脱缰骏马之矫健张扬,或如飞天蛟龙流转腾挪,或如老庄去尘世浮华的虚淡静雅,或如儒家的果断坚毅、苍劲有力。
郑建泰老师从小就成长在传统文化浓郁的书香门第,自幼酷爱书画,曾在味古方室进修学习,多次参加省书协培训学习,受教于中国美协、书协雲門子老师。郑老师成长在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大家庭内,逐渐走向书法行业。
郑建泰作品赏析
青年时期的生活磨练,塑造了他刚直的性格。郑老师豪爽大气,平时为人处事比较有原则,待人真诚,不喜虚与委蛇,厌恶那些随波逐流之事。因此作品融入了正直、真诚、开诚布公的情感,给人一种大气之美。
生活中因书画带来的身心愉悦是永久而深刻的。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师友雅聚在一起,饮茶酌酒,畅聊书法,挥毫泼墨间谈笑风生,惬意十足;观摩古人书作时,用心揣摩古人当时经意与不经意间的巧妙构思,不禁心潮澎湃甚至连声赞叹;聆听学界大咖们的讲座论坛,被敏锐激烈的学术对话所触动,久久不能平息;这样的收获欣慰且满足......这些都是生活中艺术创作带给郑建泰的愉悦。
郑建泰作品赏析
如今,郑建泰老师在艺术界也颇有建树,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,山东省潍坊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,青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,青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,青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,山东泉城画院书画家,艺联网特聘艺术家。2019年10月锦绣中国杯第五届全国书画大赛中获三等奖。多次参加各类展览并获奖。
回顾过往学习艺术创作的点滴,郑老师直言“不容易”。浮躁、惰性和功利心是内心的魔障,也是书画创作的大忌。如何克服?唯有坚持、坚持、再坚持。书画是弹指间的艺术,却需要下一生的功夫。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这便是郑建泰对艺术创作生涯的总结。
郑建泰作品赏析
郑老师将练书法当作一个修心养性的过程:在一张一弛,一动一静之间,人的思想高度集中,心情和思想都沉浸在文字的意境美,直至人字融为一体,达到忘我的超然境地,没有了烦恼和妄念,只觉身心愉悦。郑老师深耕书法数十余年,养成了宁静,闲适,恬淡的心境和云淡风轻的性格。虽然郑建泰在书法界已自成一派,名誉满身,但面对鲜花与掌声,他已得之不喜,失之不忧,宠辱不惊,去留无意。
书法不只是写字,它是线条的编织,编织得要恰到好处。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往往兼具娴熟的技术、深刻的思想和深远的意境,心境与人品也会反映到书法上。郑老师对研习书法深有体会,他觉得一副作品不论好坏,都体现出创作者创作时的状态。下笔有轻、重、缓、急,画面布局有开阔和紧凑之分,每次下笔,都和创作者的心灵、眼神、手指的动作联系在一起。郑老师才华横溢,笔行墨砚,犹如龙蛇动,形体神韵一脉承。
郑建泰老师书法的成长之路“深入一家,逐渐蜕变,后博取,再融合”,他把书法的练就过程比作孩童学步:一开始从永字八法一点一撇一捺地去写楷书,这是“爬”的阶段;后受长辈熏陶,追随长辈学习行书,这是“走”的阶段;对二王一脉行草潜心研习,颖悟孙过庭和于右任草书,这是跑的过程,最后融汇贯通,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,最终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,并自成一体,完成向“飞奔”的进阶。
更令人欣喜连连的是郑老师在传统的基调上悟到创新之道,促其书画愈加成熟,笔随心动,意在笔先,线条形态上有起有伏,力度上有刚有柔,速度上有急有缓,情感上有张有弛,用笔抑扬顿挫,用墨淋漓生动,用笔和谐统一,而且笔法遒劲,浑圆,大气,凝神,充分反映出他创作的激情,彰显出老辣而清新的独特个性。
郑建泰作品赏析
郑建泰作品赏析
郑建泰作品赏析
郑建泰作品赏析
郑建泰作品赏析
郑建泰作品赏析
郑建泰作品赏析
郑建泰作品赏析
扫一扫关注微官网